SERVICE PHONE
18302564812發布時間:2024-09-08 09:30:54 點擊量:
道教神仙分類道教是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,道教以“三清”為最高神。道教所信仰的神仙大致可分為兩大類,即“神”和“仙”。“神”是先天存在的神祗,即天神、地衹、物靈、地府神靈、之神、人鬼之神等。其中天神、地祗、陰府神靈、之神一類的“神”,是先天存在的真圣;“仙”指仙真,包括仙人和真人。是后天經過得道,神通廣大,變化莫測而又長生不死之人。
天神是上天之神。天神是自然萬化的根本和主宰。天神居住在天上,由道炁所化生,分三十六天。天界三十六天由下而上分別是欲界六天、色界十八天、無色界四天、四種民天、三清境、大羅天。
天界尊神很多。三清神,即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靈寶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,統攝三十六,系最高尊神。“四御”輔佐“三清”,四御即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、中天紫微北極大帝、勾陳上宮天皇大帝、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。玉皇大帝總管三界、十方、四生、六道。紫微北極大帝統御眾星神為星宿之主。勾陳天皇大帝總南北二極和天、地、人三才,主管人間兵革之事。后土皇地祗主宰陰陽生育、萬物秀美與大地河山之秀。此外,如東王公、西王母共理陰陽二氣,調和天地,陶鈞萬品;五方五老的五行之精,五方五帝系五行之氣。三官大帝,有天地水三官,天官賜福、地官赦罪、水官解厄;斗姆元君,綜日月星辰,為斗極之母;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,即雷祖,綜司五雷,賞善罰惡。此外如:日月星辰、風雨雷電諸神,諸天天帝、天尊、仙官等等都屬于天神。
與三十六天相對的還有三十六地。地分九重,每重四地,每地各有土皇神主位,共三十六土皇。土皇也是地祗尊神。地祗即土地之神,凡與土地有關的神靈都屬地祗,如社稷、五岳、山林、川澤、河海之神都屬地祗。
后土皇地祗主宰陰陽生育,山川萬物之秀美。社稷土谷神主宰培植五谷、養育人民的衣食之本,是國家的保護神。五岳四瀆等山川之神能興云致雨,育養萬物。《禮記?祭法》云:“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,為風雨,見怪物,皆曰神”。社稷、五岳、四瀆等神,歷史上長期列入國家祀典,至今仍有社稷壇、地壇、五岳壇、四瀆壇等遺跡。如北京中山公園的社稷壇、地壇公園的地壇等。而護國城隍、富德正神(土地神)則是城鎮和地方的護佑神。如:門神、灶神、井神、廁神、行業神等等,或護佑一家一戶,或職掌一行一業,皆謂地神。地抵并非完全是先天真圣,像五岳、四瀆等自然神,屬于先天之神。而城煌、土地、門神、灶神、井神、廁神、行業神等等則多由人為神,屬于后天人格神。
物靈之神在道教中亦有重要地位,具有代表性的如:靈石信仰,泰山石敢當等;動物神靈,龍、鳳、麟、龜“四靈”等;十二生肖神,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龍、巳蛇、午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雞、戌犬、亥豬等;植物亦有五谷之神、四季花神、樹神等。
在道教的世界里,有天庭和神仙洞府,有人間陽世,還有陰曹地府。中國傳統的地府有兩處,一是山東泰山的蒿里山,一是四川酆都山。泰山東岳大帝主七十二司,管理人的生死貴賤。酆都大帝治酆都山,主管九幽陰曹神鬼之事。
治理九幽陰曹神鬼之事還有十殿閻羅王濟度人鬼,罰惡扶善。分別是:第一殿秦廣王、第二殿楚江王、第三殿宋帝王、第四殿五官王、第五殿閻羅王、第六卞城王、第七殿泰山王、第八殿都市王、第九殿平等王、第十殿轉輪王。
人有臟腑之神,是道教神仙信仰的特色。它既是中國古代醫學對于臟腑的認識,又是道教存思、內觀、守一、內丹等方法的理論基礎。
道教認為“泥丸百節皆有神”。人由天所生,共有三萬六千神。之神,例如《道教玄門日誦早晚課》有“凈口神咒”稱:“丹朱口神,吐穢除氛。舌神正倫,通命養神。羅千齒神,卻邪衛真。喉神虎賁,氣神引津。心神丹元,令我通真。思神煉液,道氣常存。”。《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內二十四神回元經》有“八景二十四真”,指的是腦神、發神、皮膚神、目神、項髓神、膂神、鼻神、舌神為上部八景神。喉神、肺神、心神、肝神、膽神、左腎神、右腎神、脾神,為中部八景神;胃神、穿腸中神、大小腸中神、胴中神、胸膈神、兩脅神、左陰左陽神、右陰右陽神,即下部八景神。之神均有名字、形狀、服色等,為者所熟知。
臟腑之“神”對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,主要表現為臟腑精氣產生神,通過對臟腑精氣的主宰來調節其精氣血津液的代謝、調節臟腑的生理功能,以及主宰的生命活動。神的存在是臟腑生理功能正常與否的反映。有針對性的精神活動還能調整臟腑生理功能的紊亂,達到治病、康復的目的。《素問?移精變氣論》說:“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。”神的盛衰是生命力盛衰的綜合體現,因此神的存在是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的主宰。《素問?靈蘭秘典論》說: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”《素問?宣明五氣》說:“心藏神。”這些都突出了神在生命活動中的主宰地位。精、氣、血、津液的充盈與運行有序,臟腑功能的發揮及相互協調,情志活動的產生與調暢,心理狀態的寧靜怡然,卻病延年的養生之道,都離不開神的統帥和調節。神是機體生命存在的根本標志,形離開神則形亡,形與神俱,神為主宰。
在道教的方法和科儀法事中,存思體內之神是一項重要內容。最有名的神是“三尸神”,《三尸中經》言稱者守庚申,即守內三尸神,就可以除三尸。也是道教神仙信仰中的一項內容,至今仍為許多修道人所煉養。
道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,道教神仙體系中的許多神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所神化。人鬼之神即是本著有功于民則祀之的原則,把人奉為神。在古代有“聰明正直之謂神”之說。其中包括各民族的祖先神米樂M6官方網站、各民族的圣賢英杰、各行業的祖師、保護神,甚至各家族的先祖等等。在這里“神”就是“聰明正直之謂神”的意思。
人鬼之神源于中國古代的祖先崇拜和圣賢崇拜。古時祭祖意義重大,《禮記?祭統》說:“碲者,嘗之義大矣,治國之本也”,把祭祀祖先作為治國的根本,其意義在于慎終追遠。圣賢之神主要是他們的功德和品格受到后人的敬仰,正如《禮記?祭法》所說:“夫圣王之制祭祀也,法施于民則祀之,以死勤事則祀之,以勞定國則祀之,能御大災則祀之,能捍大患則祀之。”古時祭祖祀賢列入國家祭典,并且規格很高,典式繁多。而道教則將其奉之為神,建廟祠之。
人鬼之神很多,祖先神如三皇五帝;圣賢神如關公、岳飛;行業神如木匠祖師魯班、茶神陸羽、酒神杜康、等等,他們均為道教所崇祀。
仙人是道教的目標。道教追求長生不死,是道教仙人信仰的根本特征。仙人另一個特征是變化無方,神通廣大。東晉葛洪的《神仙傳?彭傳》對此作了形象生動的描述,“仙人者,或竦身入云,無翅而;或駕龍乘云,上造太階,或化為鳥獸,浮游青云,或潛行江海,翱翔名山,或食元氣,或茹芝草,或出入人間,則不可識。”仙人可以上天入地,可以潛江隱身,神通廣大,無所不能。
仙人有品位高下之別。《抱樸子內篇》將仙人分為三等:“上士舉形升虛,謂之天仙;中士游于名山,謂之地仙;下士先死后蛻,謂之尸解仙。”《天隱子》則將仙人分作五等,在人稱人仙,在天稱天仙,在地稱地仙,在水稱水仙,能神通變化稱神仙。《仙術秘庫》亦稱:“法有三乘,仙分五等”,其五等仙是天仙、神仙、地仙、人仙、鬼仙。而《太真科》則分為九品,即上仙、高仙、大仙、神仙、玄仙、真仙、天仙、靈仙、至仙。關于仙人品位的分類方法還有很多,不一一論述。
“真人”指的是存養本性、悟得大道的人。《南華真經》的《大宗師》篇謂“有真人而后有真知”,也就是說有真知的人即是真人。“天之所為”即“天道”,“人之所為”即“人道”。明天人之理,懂得天道與人道的關系,宇宙涵育人生,人生本乎宇宙,不以人智逆天,能“觀天之道,執天之行”,體天道以善人生,達天人合一廣大自在之境,這樣就達到了“真人”境界。
真人與仙人的區別在于,仙人追求不老不死,而真人“不知悅生,不知惡死”,追求的是精神永恒,不是肉體長生。
道教祖師多為真人。道教尊莊子為“南華真人”、列子為“沖虛真人”。全真道師王重陽、張伯端、丘處機、白玉蟾等均為“真人”。